前叉康复懂易点
叉友说:“看到同期手术的叉友都健步如飞了,我还是摆脱不了拐杖,一度陷入自我怀疑的泥潭,是不是真的练不好了。”其实,每个人的身体条件和术后状态不同,一定要有主动学习的心态,主动提出问题,积极和康复师配合。
在阳光明媚的治疗大厅,有时会回荡着叉友的“男高音”,习惯了这种感情的宣泄,嘿嘿,怎么说也是努力的证明嘛。
前叉术后的康复过程中,角度训练是一大难点,也是很多叉友的“痛苦之源”!而“男高音”的故事,也要从“下角度”说起。
尤其是前叉术后三联征的难兄难弟,很容易碰上三大拦路虎:关节肿胀、髌骨粘连、瘢痕粘连,这也让下角度的难度骤然升高。
下角度,你还在用强吗?
有的叉友会说:“角度下不去就硬掰啊,还能怎样?”也许硬掰很“勇”,但以专业康复来看:任何形式的暴力掰腿都是不推荐的,为什么?
- 下角度有其客观规律,硬掰受伤会更难进步
- 硬掰必然会造成关节的二次损伤,影响恢复进度
简单地说,硬掰、再损伤、再难进步、再损伤…是一个可怕的恶性循环。疼痛是康复的一部分,但专家有帮你无痛下角度的方法。
*在康复治疗师帮助下的完整角度训练历程
角度下不去可能有很多种原因:软组织挛缩、股四头肌紧张、瘢痕粘连……康复治疗师上手一摸,就知道这个腿怎么突破瓶颈,怎么提升。
有这样一个生动比喻:“膝关节损伤就像女朋友生气,尽早去哄,不要用强硬的方法!本来是很简单的事情,多请教专家。”
康复虽苦,付出总有收获
-叉友康复心路
*早期介入积极有效的康复锻炼很重要
像前叉术后三联征的“困难户”刘同学,术后两周刚来中心,拄着两个不那么稳的拐杖,关节肿胀明显,基本不能屈曲,伸膝严重受限。
第一次下角度,从0到20度,他开始了康复生涯的第一次尖叫……第一次做compex训练,强度只开到18,他顺利进阶成了全中心叫得最大声的叉友。第一次进行负重训练,刘同学直接晕了过去;第一次骑车,骑着骑着眼睛就下雨了。
*每次练完都汗如雨下
韧带成熟,就像是植树一样
-何容涵主任分享
有的叉友刚来就问:多久可以重返运动啊?关于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关注的是韧带本身的规律。
在8月20日(上周六)的前叉康复沙龙中,我们特邀的中山三院骨科、运动医学科专家何容涵主任有这样一个生动的比喻——
树苗的特点是什么?它有自己的生长规律,发育成熟需要时间。我们能做的,是像园丁一样——提供稳定的环境、充足的养分、良好的保护、适量的张力、乐观的心态。
而要重返运动,一般需要术后八个月以上(确保韧带成熟),经过系统的功能重建和测评(科学指标保障),在多项功能测试达标,才可以安全实现。
*为叉友进行现场答疑
当然,康复的内涵、康复的真正面貌,远远不止推送中展现出来的这些。当你感到迷茫,当伤病击溃了你的信心,就来到瑞合看看吧,我们会给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