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个拳击业余爱好者,30岁,在2018年6月23日的一次业余比赛不幸扭伤,左膝瞬间错位即刻又复原,坐到了地上,顿时感觉一阵剧痛,我艰难的站了起来,裁判问我:“红方是否能继续?”我感觉不太好,不情愿的摇了摇头,裁判随即宣布了蓝方选手胜利。
随即我被队友搀扶下来至休息区,从比赛的兴奋中渐渐冷静下来的我,随着痛感减弱,不自主的伸了伸腿,好像感觉也没那么差,屈伸没问题,试着走了几下,还算正常,难道是我过分担心了?可是总感觉膝盖内有少许的别扭,以为恢复几天就没事了,没想那么多。回到家,感觉左膝越来越肿,用冰袋做了冷敷,半夜被肿胀疼醒,又进行了冰敷。
转天,到附近一家医院照了核磁共振,1天后取了检查结果,报告结果显示:“考虑前交叉韧带撕裂。”门诊大夫最终给出的结果是:“初步判断应该是韧带损伤了,因为膝盖里有积液和淤血,所以无法判断膝盖韧带是彻底断裂还是撕裂,撕裂到几度?所以要做关节镜检查。”我心想:“我这还能走路呢,你这两根器材插进去,万一没事,我又多受伤一次。”当时真没当回事,就婉言谢绝了。
4周后,肿胀消除的差不多了,走路虽然还是一瘸一拐,但已经渐渐恢复正常,但是上下楼感觉很别扭,膝盖偶尔有错动感,一种不安涌上心头,上网查了大量资料并咨询了几个骨科专家,把我的核磁片子发给他们,给出的结果都是前叉韧带断裂,建议关节镜下韧带重建手术;如果选择保守治疗,以后肯定不能运动了。
当时很沮丧,在网上查了好多关于前叉韧带的康复训练资料与知识,报着保守治疗的希望,我来到天津一家运动康复中心,把我的情况和康复教练沟通了一下,在教练的评估下,表示:“保守治疗的话恢复正常生活和简单的运动是可以的,但是断掉的韧带是不会长好的,随着年龄的增长膝关节磨损的概率会增大,这是不可逆的,你现在年轻,从长远看,还是手术比较妥当,况且术前康复也是相当的重要。”
经过了7次康复训练,增强了腿部肌肉,矫正步态,经过静蹲、螃蟹走、电疗刺激、增强臀肌、腘绳肌增强、骑单车等康复训练。膝盖的稳定性提高很多,上下楼的步态也相对正常了,我甚至都有过保守治疗完全康复的念头。
经过长期的思想斗争,长痛不如短痛,最终下定决心手术。9月10日来到天津骨科医院挂了黄竞敏主任的号,黄主任先给我做了体格检查,做了抽屉试验、lachman试验和轴移试验。仔细看了片子,“前叉断了,内侧副韧带损伤,半月板后角有损伤但问题不大,需要手术。”我已有了心理准备,于是便给我安排了手术时间,定为9月18日手术。
9月14日我来到医院办理住院,每间病房都住的满满的,老少均有,我住的病房里有4个病人,都是膝关节损伤,我不禁感叹:“每年膝关节损伤的患者不在少数呀!”随后的两天陆续做了术前常规检查,有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B超、腿部B超、照CR片子等一系列检查。术前主刀大夫与我交代了手术方案和注意事项,移植物为自体腘绳肌肌腱,得知术后一年要取门型钉。麻醉师和我交代了一下注意事项,得知是腰硬联合麻醉的方法,然后我要求加了个止疼泵。
手术当天我被安排在了第五台,下午3点时被推进麻醉室埋了留置针,输上液,等了片刻,开始麻醉,10分钟后开始觉得恶心,有呕吐感,麻醉师告诉我是正常反应,不用紧张,4点左右进的手术室,给患腿消毒,下尿管,绑止血带,开始手术,术中能看小屏幕,观看手术过程,取肌腱,关节镜清理,在打骨道的过程中有个小插曲,发现我的膝盖内部有点畸形,膝关节后壁偏高伴有增生,打骨道有点困难,最终凭借黄主任的多年经验才找准了骨道的位置,这里特别要感谢我的两位主治大夫(黄主任和任大夫),术中凭借他们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认真负责工作态度,成功完成这次手术,衷心感谢两位。
随后半月板外侧后角缝合3针,中途患腿坠的很难受,只能忍耐,最后伤口缝合,拔麻醉管,出手术室。手术过程2个半小时。
回到病房已经6点半了,接着就是6小时平躺,麻药过后没感觉到很疼痛,可能是加了止疼泵的原因,凌晨1点喝了点藕粉,昏昏沉沉的半睡眠状态,但是睡不着。
术后第一天是最难熬的,不过我还好,疼痛感不是很强可以忍受,早上喊了护士拔了尿管,这酸爽,立即感觉轻松了很多。
早点吃不下去,呕吐感很强,护工告诉我是止疼泵的副作用,马上让护士撤了。晚上才恢复正常的吃饭,于是开始做踝泵、股四收缩、抬腿。发现痛感不强,晚上睡了个好觉。
术后第二天,大夫给我了一份术后康复计划,特意叮嘱我,由于有半月板的缝合所以不能过早的下地负重,屈伸也不能太着急,一定按计划上边执行。我一边看计划一边继续以上练习,下午照了个膝关节CT检查,一切正常。
7天后出了院,终于松了一口气,回家的感觉真好,感谢家人的细心照顾,我做手术给他们添了很多麻烦。
两周后去医院给伤口拆了线,大夫看了看伤口,按了按按膝关节,被动的屈伸了一下,表示恢复的不错,关节比较柔软,屈伸已达到30度。这和术前的系统康复有很大关系。拆完线,准备离开前又碰到了原病房的叉友,寒暄了几句,相继祝福,离开医院….
3周后去医院复查时,大夫把我的腿放在床边自然下垂,发现在无痛状态下,被动屈伸90度,主动60度,大夫表示“角度够了,有点超进度了,不要屈伸太频繁了。”其实我很冤枉呀,真的没有频繁练屈伸,只能说是术前康复减少了术后掰腿的痛苦吧。
以上是本人从膝关节受伤—确诊—术前康复训练—手术—到术后急性期康复的一段亲身经历,相信这些伤痛在叉友的运动生涯中是永远挥之不去的痛。
总结几点经验,把我的切身感受和叉友分享一下,仅个人意见,希望对叉友有所参考。
膝关节受外力伤后不要焦虑,因为此时无法判断是韧带问题、还是半月板问题或者是髌骨的问题,应该冷敷消肿(不要热敷,会加速血液渗出,会起反作用),制动,去医院紧急就诊,排除问题。刚受伤最主要的问题其实是消肿,此时最容易影响医生的判断,最好把急性期过去之后再去照核磁,这样医生判断会比较清楚,再结合医生当场做的体格试验,诊断会更准确。
如果确定是韧带断裂或撕裂3度以上,结合年龄,如果不是上了年纪并且有运动需求的人群,还是建议手术吧,毕竟年纪轻轻,二三十岁的身体,却只具有七八十岁老人的活动度,不能跑不能跳,重物也搬不了,连自己的孩子都追不上,打球爬山更是不可能,除了生活能自理,其他的家人什么都也望不上自己,相信这种生活绝对不是自己想要的。
虽然前叉在人体中属于运动韧带,断后并不完全影响走路,只是做旋转,急转身等动作时受限,保守治疗可以恢复正常走路,甚至简单的运动,但是后期影响最大的是半月板和软骨,一旦磨损都是不可逆的,而且是刺痛的感觉,到时还要手术,而且关节置换的概率大大增高,付出的代价会比现在大很多。如果决定手术,建议确诊后最迟不超过3个月进行手术。
有条件的最好术前就做康复锻炼,找个康复中心,做术前腿部肌力恢复,这样会事半功倍,肌肉力量太重要了,不单单只是股四头肌,还有臀肌、腘绳肌(术前一定要练好这块肌肉,因为取完腱后这块肌肉功能会差一些)、小腿肌肉、髋关节、这些都很重要,因为术后你会发现患腿出现严重的肌肉萎缩,其他肌群会代偿,术前康复的目的就是练好这些肌群,大大增加膝盖的稳定性,利于康复,减少萎缩。
术后会出现肌肉萎缩现象,这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术前练好肌肉力量是非常!非常!非常!有必要的!
心理负担不要过重,虽然在主任眼里只是个小手术,但毕竟是要打麻药动刀子的,搁谁谁都得有点慌,这很正常,但是一定要克服,相信你的主刀,不要害怕,当今的医疗水平,前叉重建和半月板损伤手术技术都比较成熟,而且医院也比较人性化,又是微创,痛苦会相对小得多。
术后康复要有耐心,莫要急功近利。三分手术,七分康复,一点不假。但一定要遵医嘱,按照他给你计划进行康复,多和主刀沟通,切莫太激进。个人感觉,现在网上好多康复计划,激进的、保守的都有,叉友容易出现误区,每个人的体质都不一样,疼痛度、耐受度、术前术后活动度、恢复能力各个方面肯定都不相同,比方说A医院的康复计划适合A医院术后的患者,未必就适合你,因为那是A医院的医生根据自己患者的手术情况而制定的康复计划,适不适合自己,一定不要盲目,就是必须按照其他的康复计划执行,最好也多问问主刀。
最了解你情况的肯定还是你的主刀,所以他提的注意事项一定认真听,按他给的计划去康复。不要超计划进度太多,也不能完不成规定的进度。说俗点,毕竟这和电视广告上的无痛人流手术不一样,不可能达到今天做手术明天就上班的要求,所以一定不要急于求成,要有耐心,刚重建的韧带,身体也要有一个生长吸收的过程,避免重新做好的韧带松弛或出现其它的问题导致二进宫。
我的主刀跟我说要恢复剧烈运动最少要半年以后,保险些练好腿部肌肉力量,一年以后再进行剧烈运动。通过这次手术,我也渐渐认识到运动适度就好了,普通人真是病不起,既耽误了工作,又拖累了家人。
据听闻,前叉重建好,二次损伤导致二进宫的也不在少数,其实从运动损伤角度来说,咱们普通人没受过专业训练,姿势、步法、力线、活动度都无法控制到最佳,继续用错误的姿势做竞技对抗,很容易再次受伤,职业运动员都有科学专业的团队去为他服务,每个细节和动作都要练习纠正的,没我们想象中那么简单啦,咱业余的只要玩的开心就好了,不是吗?虽然手术的目的就是为了恢复正常运动,但是我个人建议重建痊愈后运动也要适度,不能不管不顾,因为伤后恢复的时间成本实在太高了。
最后说一下,人体的前叉韧带是片状长在胫骨和股骨之间的,重建的韧带是点状打在骨道里的,所以旋转时的受力面肯定与原装韧带小有差异的,重建后大多都能恢复到正常水平的80%以上,但是前叉韧带恢复的再成功也不如原装的好,所以,请珍惜重建好的韧带,好好保护它。(本人后续也会把自己在术后的康复训练中遇到的各种难点以及亲身经历和叉友门分享,希望能帮到正在迷茫的叉友,少走一些弯路,祝叉友们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