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怎么提升运动能力、重返运动甚至赛场?相信是每个叉友都关注的问题,本文对此做了专业讲解,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运动表现主要功能分为双腿站立、单腿站立、双腿蹲起、单腿蹲起、双腿的跳跃、单腿跳跃、慢跑、快跑、急转、急停。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影响运动表现的基础因素有肌肉、关节、韧带的强度、平衡、本体感觉以及运动模式。
一、肌肉
包括肌肉的维度、弹性、柔韧性、募集率、向心力量与离心力量等等。
二、关节
主要是指膝关节、髌股关节的角度与灵活度。
三、韧带的强度
当刚进行手术后膝关节内的前交叉韧带强度尚可,但是韧带与骨之间的连接不是特别稳定。所以我们要在前期有一个充分的保护期,我们选择的力量的训练方式也要尽量的减少前交叉韧带的硬拉,因为重建的不是原来的那根韧带,而且绝大部分都是自体韧带。随着时间的推移,在7~11周左右韧带会有一个在关节内降解变弱再变强的过程,这也是跑跳训练在康复后期的原因。当然也不是绝对的,当一个人的肌肉力量等训练的很好,某些训练项目也可以提前。
四、平衡
主要是双脚平衡、单脚平衡、三级平衡等;平衡训练基本上是要穿插整个前叉康复的过程中。
五、本体感觉主要可分为三个等级
一级:肌肉、肌腱、韧带及关节的位置感觉、运动感觉、负重感觉;
二级:前庭的平衡感觉和小脑的运动协调感觉
三级:大脑皮质综合运动感觉。对于前叉术后的患者来说,本体感觉主要是膝关节与其周围肌肉的运动觉、震动觉、位置觉等。
六、运动模式
当取自体肌腱时,我们的肌腱就会有部分的损伤,那么在做某一个多关节多肌肉运动时,就可能会出现代偿现象,导致我们的运动表现能力下降甚至出现功能障碍与疼痛。
以上几点都是相辅相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相互之间有紧密的练习,例如当一个人的肌肉好,那么就可能促进他的关节角度,也可以提高平衡能力和运动模式等;反过来,一个人的关节角度好,那么他训练的时候肌肉可以拉的更长,做功可以更多,那么他的肌肉也会变好等等。
所以我们要关注的是这些基础的因素,前叉术后前中期康复一定要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不必急切的进行功能性训练,控制这些基础的因素向好的方向发展,那么运动表现能力就必然会提高,从而能再次回到比赛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