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性关节炎、创伤性关节炎,很多叉友在看到这“关节炎”的字样时,会想到在叉友们之间流传着一句话“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10年左右会得关节炎”。
对于叉友们而言,今天的前交叉韧带重建、掰腿、训练不是结束,而是预防“不幸”未来的开始。
一、骨性关节炎的因素
国外文献最新研究表明,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是治疗前交叉韧带损伤的首选方法。不可否认的是,前交叉韧带重建恢复了膝关节的稳定性,同时膝关节的生物力学以及运动学也得到了恢复,在专业的功能性评估下也可以同健侧一致甚至超越健侧。
但是如果重建的膝关节不稳定,就会对其软骨产生异常的剪切力,而这种力量是未来发生骨性关节炎的唯一因素。
对于准叉友来说,术前的准备以及术前的康复是十分重要的,其中包括自身的损伤情况,BMI是否过高,年龄是否合适等等,这些看似小的问题都将决定未来你的膝关节何去何从。
二、术前和术后如何降低骨性关节炎的概率
看到这个问题很多叉友会告诉我“老师,术前把康复做好,我就不会得关节炎”,当然了,良好正确的术前康复不单单可以增加术后康复的进程,降低痛苦,也可以从根本上降低关节炎发生的概率。还有一些其他的因素在这里给大家列出来,仅供参考哦。
1、移植物的选择
髌腱移植发生关节炎的概率大于腘绳肌肌腱
2、术后移植物的张力消失
在这里重点提出,很多的叉友在术后一直担心自己的前叉松弛,所以找各种人去给你做前抽屉或者拉赫曼实验,很多的时候手术并没有问题,而却被不正确的操作拉倒松弛。所以重建不容易,抽屉请谨慎!
3、损伤与重建间隔>6个月
很多的具有运动习惯的叉友在损伤消肿后,继续保持原来的运动的习惯以及强度,而这种运动对本身不稳定的膝关节产生异常剪切力,轻者增加关节炎的概率,重者会导致其他韧带的撕裂或断裂。
膝关节不稳定是关节炎发生的唯一因素,术前以及术后各个阶段如何增加膝关节稳定性?且看下文。
三、如何增加膝关节稳定性、预防改善骨关节炎?
1、术前康复以及术后康复—卧床休息期间
在卧床休息期间,可以在支具的帮助下进行踩墙练习,刺激足底的本体感受器,为术后站立做准备,单纯前叉以及合并半月板损伤的准叉友都可以做哦。
动作频次:每次10s,每组10个,3-5组
2、术前康复以及术后康复—恢复负重期间
在疼痛以及严重减轻后,可以戴着支具做一些单脚站立的动作。存在半月板以及其它损伤的叉友请根据医嘱进行哦
动作频次:每次10s,每组10个,3-5组
3、术后康复—回归生活阶段
在角度毕业以及步态慢慢回归正常的阶段大家可以尝试增加难度来更好的刺激下肢的稳定性。
·站姿转体
动作频次:每组10个,3-5组
·单脚站立传球—不稳定平面
动作频次:每组10个,3-5组
4、术后康复—功能性训练增强阶段
在功能性的增强阶段主要的目的是增加膝关节抗旋转以及异常剪切力的能力,增加下肢稳定性的同时,降低膝关节再次损伤的风险。
·单脚蹲—终极版
动作频次:每组10个,3-5组
·Bose球横向跳跃
动作频次:每组10个,3-5组
预防损伤和预防损伤的发展一直以来都是康复存在的意义,至于有什么动作或者有什么方法可以让我们完全杜绝关节炎,这种可能是不存在的。
但是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进步,我们也应该相信会有一种很好的方法,不管是术式还是其他技术来帮助叉友们摆脱关节炎的噩梦,请大家保持良好的心态,关注最新技术的同时保持良好的心态进行康复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