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十字韧带重建在膝关节手术里还是比较常见的,尤其是前交叉韧带(简称:“前叉”)。
前叉的功能主要是伸膝到极限时保护关节,防止胫骨伸出股骨前,一般取腘绳肌肌腱进行缝合手术,且手术结束前患者的角度都是达到了全角,医生才结束手术的。
所以患者术后出现角度受限,都是大脑知道我们“受伤”控制周围肌肉使得角度受限,当然如果后期恢复的不好出现肌肉代偿发力、力线错误,进而引发的膝关节其他损伤并不是又前叉术后造成的。所以后期的恢复很重要,且正确的发力也是尤为重要的。
纯前叉术后,结束即可渐进恢复站立和走路,但伴随骨折、半月板缝合,其他韧带重建,则恢复站立的时间是不一样。但是这些虽然时间不一样,但是阶段基本都是一样的,比如,早期(1-4周):消肿,伸直,灵活性,角度,防止肌肉萎缩;中期(4-10周):角度,灵活性,功能;后期(10-12周):功能,角度,协调平衡。
今天我们就从这三个阶段跟大家分享一下前叉术后的运动康复思路,既能用于自我康复,也可以帮助他人辅助康复。
早期(1-4周)
消肿,肿胀因人而异,但是肿胀会使得髌骨的灵活性性变差,所以消肿的同时也要改善一下髌骨的灵活性。
主要方法:处理周围肌肉可以选者泡沫轴、筋膜枪等,主要处理臀部肌群,大腿前侧,外侧、内侧;也可以进行踝泵训练改善下肢循环,局部热敷(足底)和抬高患肢。
放松臀部肌肉
放松大腿前侧肌肉
放松大腿外侧肌肉
放松大腿内侧肌肉
伸直,我们一般对比健侧用力伸直时,两侧膝贴于床面的距离是一样的。
分为被动和主动方法,被动:小腿垫高,髌骨上放于重物,感收膝关节下面有拉伸感即可,保持5min,2-3次(时间根据术后接入康复的时间而定,越早时间越短,甚至不需要被动)
主动:膝盖下或小腿下放毛巾,主动发力下压膝盖,有拉伸感即可,根据肌肉疲劳设定训练次数,一般是10动态配合一次静态20秒,2-3次。
根据恢复时间开始站立,先进行双侧站立,重心转移,在逐渐移到患侧进行单侧站立,需要扶墙或者拄拐辅助(一定要伸直站立),一次20-60秒,因人而异。
角度和灵活性:角度分主动和被动,被动后一定要冰敷5-8min,2-3次;主动可以选者划墙训练,双脚放上去,足跟贴墙下滑,好腿适当的辅助,有拉伸感疼痛在4分左右保持5-10秒,主动或辅助伸直,重复10-15次,2-3组(方法有很多这个相对来说在家方便进行)。
防止肌肉萎缩:因为躺着时候肌肉会产生萎缩,所以在正常走路前都需要进行,最简单的就是4个方向直腿抬高,保持30-60秒,3-5组
中期(4-10周)
角度:推荐可以选择上面的划墙或自我抱腿,刚开始可以做小椅子高一点,患侧伸直放置,主动屈膝(力竭时健侧辅助,双手辅助抱腿)进行5-10次,2-3组,训练后如果有热感或皮温升高可以适当冰敷。灵活性也可以进行一起训练。
灵活性:因为伸直不存在问题所以我们进行任何训练时,只要有角度的变化尽量都要做到伸直。比如下蹲动作,蹲下去后站起一定要伸直站立完成动作。
功能训练:这个和患者能达到的角度有很大的关系,一般在术后6周基本可以达到120度,此时很多动作都可以进行训练。
1、步态训练:这时我们患侧单脚站立基本无问题,双侧负重均衡。(膝关节60-70度)。
2、坐起训练:重心在身体的正中,下蹲时臀部先屈髋下蹲再屈膝,双脚踩住;起来时,身体微前倾,臀部先发力,后股四头肌内侧发力,膝盖朝向脚尖的方向,重心在中间起身,进行10-15个,2-3次。(膝关节90-100°)。
3、上下台阶训练:先患侧上,患侧下,注意膝盖朝向脚尖方向,上台阶时,膝盖不要前伸过度代偿臀发力,下台阶需要股四头肌离心力量控制膝盖屈膝的状态下,对侧腿下伸,可以适当的先进性离心力量训练,进行3-5min训练
4、下蹲训练:这个比坐起训练要求角度和肌肉都比较多,可以适当的扶着下蹲增加下蹲角度,或者照镜子空蹲训练下蹲动作,进行10-15个,2-3组
后期(10-12周)
主要是蹲起继续保持角度,力量强化,以及协调平衡训练,小跑,跳跃等功能训练。
协调性:身体屈髋屈膝,手臂可以放松,双腿快速蹬地,训练3-5min
平衡训练:可以适当的在不稳定平面进行单侧站立,双侧下蹲等,高难度是单侧下蹲
小跑和跳跃,可以适当进行,让两侧尽量趋于无差别。
基本上3个月回归日常运动,6-9个月回归体能运动或竞技运动。运动员可以在上面动作的基础上强化矢状面,水平面等其他的力量和功能训练。
以上是前叉术后三个月内的训练动作,如有条件,可在当地运动康复机构进行系统康复,效果会更加明显。